时间:2021-03-15 13:28:09 次 来源: 提交人:新闻网
“喂,您好!请问是长沙师范学院吗?这里是衡阳县岣嵝乡人民政府,特来向贵校表示感谢……”新学期伊始,我校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卢阳倩接到了一个特别的电话。紧接着,一封来自岣嵝乡的表扬信寄到了卢老师手中,翻开来信,满是称赞。“贵校英语专业的杨巧同学的表现,充分体现了贵校良好的教育品德,优良的道德风范,我们对贵校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表示衷心地感谢……”。
来自140多公里外的这封表扬信,是我校19级英语专业402班杨巧同学寒假期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不畏艰险、不怕困难,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的故事。
衡阳县岣嵝乡神皇村是杨巧的故乡,得知家乡正在招募寒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,她便到第一时间村委会报了名。1月25日,衡阳县岣嵝乡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,杨巧主动申请担任服务队副队长以及神皇村分队队长。当天,她与其他67名返校大学生一起,开启了服务家乡之旅。
谈及寒假的志愿服务生活,杨巧腼腆地跟记者说道:“我们的主要任务对返乡务工人员进行实时登记,配合村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;陪不能回家过年的留守儿童一起过寒假,帮他们补习功课,跟他们一起做游戏;开展疫情防控、森林防火等政策宣讲;清理乡村马路垃圾,打扫卫生死角等。” 35天的志愿服务,杨巧和她的队员们相继奔赴在全乡疫情防控、森林防火、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第一线,成为田野间最美的一道风景。
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优秀事迹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为表彰典型,岣嵝乡党委政府授予杨巧等同学岣嵝乡“优秀志愿者”、岣嵝乡志愿服务“优秀组织奖(个人)”称号,此外,志愿服务队的事迹还被中央电视台(CCTV2)、湖南电视台、红网、衡阳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。
“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,岣嵝乡籍的大学生,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,不畏艰险、不怕困难,主动请战,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形象,也是当代大学生最美的模样。”岣嵝乡党委书记贺一琪表示,青年大学生所展现的责任与担当,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“大学生是家乡的新鲜血液,作为一名大学生,能为美丽岣嵝奉献我们的青春力量,我感到非常荣幸与骄傲。”在介绍自己参加家乡的志愿活动初衷时,杨巧自豪地说道。
外国语学院2019级英语专业402班的杨巧同学不怕吃苦,积极相应政府号召参与家乡建设的行为,彰显了青年的社会使命与担当。
近年来,我校外国语学院一直以“立德树人,注重培养学生品行教育”为育人理念,引导青年开展了“情暖脑瘫儿童,助力健康成长”乐翼志愿服务活动、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”暑期三下乡活动、“四点半课堂”—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。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范莉华表示,希望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,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。(撰稿:肖莹(学生)、卢阳倩 学通社 尹湄 编辑/审核:蒋毅莹)